革命与经济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,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经济工作。试图通过大规模群众运动来推动经济建设,不仅是对客观规律的忽视,还必然会遭遇客观规律的惩罚。
首先,大炼钢铁运动无疑是对自然规律的挑衅。大跃进运动自1958年5月发起,6月19日设定钢铁产量翻倍、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,这一指标显然过于理想化。以钢铁为主线,发动全民炼钢的思想,甚至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要强行推进,完全背离了客观现实。全民参与炼钢最终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,导致了“青壮年力气都去炼铁了,剩下的只是一片荒凉,明年的生活又该如何维持?请为人民担当!”的悲哀局面,直接后果便是1958年的丰收却没有丰盈的成果,而1959年则陷入了经济困境。
其次,农业生产急于求成,幻想着一夜之间能从土壤中挖出金凤凰,显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无视。我们的农民朋友们都十分了解,农作物的大幅增产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,植物的生长遵循着内在的规律。在人畜结合的生产力水平下,若妄想亩产达到几千甚至几万斤,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,最终只能依靠空谈来实现,但结果却是自食其果,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第三,人民公社的“一大二公”政策,迅速蔓延的现象完全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。人民公社是由于生产力的浮夸风气急剧泛滥所导致的,其公社化运动完全背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。设立大型的公共食堂,不再收取饭费,大力推行生活集体化、组织军事化等做法,都在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,将口号当作了可行的行动纲领。
展开全文
有人说,评价历史不能脱离其当时的历史条件,这话没错,但言辞之人似乎忽视了,大跃进的阴影仍萦绕在昨日之中。如果缺乏对昨天的总结和反思,就无法把握今天的方向,而如今的事业恰恰是对未完成事业的延续。唯有理清昨天的因果,才能更好地应对今天的挑战,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