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滤波器相关概念
1.滤波器的定义
2. 阶数的定义
3.同向反向的定义
4.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
5.衰减斜率
6.品质因数Q值
滤波电路分类
1.无源滤波器
1.1 RC低通滤波器
1.2 RC高通滤波器
1.4 LC高通滤波器
1.5 RLC带通滤波器
2.有源滤波器
2.1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
2.2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
2.3 Sallen-Key低通滤波器(KRC)
2.4 多反馈带通滤波器(MFB)
设计滤波器
1、无源RC滤波器(一阶)
基础公式
设计步骤
2、无源RC滤波器(二阶)
基础公式
设计步骤
3、 RLC带通滤波器(RLC谐振电路)
基础公式
设计示例
4、Sallen-Key低通滤波器
基础公式
设计步骤
设计注意事项
滤波器相关概念
1.滤波器的定义
滤波器是一种电子装置,它可以选择性地允许某些频率的信号通过,同时抑制或衰减其他频率的信号。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不需要的频率成分,以提高信号的纯净度和质量。
2. 阶数的定义
阶数表示滤波器中独立储能元件(电容C或电感L)的数量,或传递函数的最高次数。
一阶滤波器:含1个储能元件(如1个RC或RL组合),传递函数为一次多项式。
二阶滤波器:含2个储能元件(如2个C、2个L或1个C+1个L),传递函数为二次多项式。
高阶滤波器(三阶及以上):通过级联多个一阶或二阶滤波器实现更陡峭的衰减。
3.同向反向的定义
同向(同相位)
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同(相位差接近0°),常见于同相放大器或电压跟随器结构。
例如:Sallen-Key滤波器使用运放的同相输入端,输出信号与输入同相。
反向(反相位)
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差180°,常见于反相放大器结构。
例如:多反馈(MFB)滤波器使用运放的反相输入端,输出信号与输入反相。
4.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
无源滤波器仅由被动元件(无需外部电源即可工作的元件)构成,包括:
电阻(R)电容(C)电感(L)
其核心特点是不包含有源器件(如晶体管、运放等),因此无需外部供电。
有源滤波器由被动元件(R、C)和有源器件(如运算放大器、晶体管)共同构成,需依赖外部电源供电。其核心特点是能提供增益并灵活调整滤波特性。
5.衰减斜率
滤波器的衰减斜率描述的是其幅频特性在截止频率以外的衰减速率。一般来说,低通和高通的一阶滤波器都是-20dB/十倍频。dB(分贝)是一个对数单位,用来表示两个值的比率。十倍频(decade)指的是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十倍。因此,-20dB/十倍频意味着每当频率增加到十倍时,信号的幅度衰减20分贝。分贝的计算公式是20log10(Vout/Vin),其中Vout和Vin是输出和输入电压的比值。当信号衰减到原来的1/10时,对应的分贝数是-20dB,因为20log10(0.1) = -20dB。因此,-20dB/十倍频意味着每十倍频率增加,信号幅度衰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。衰减斜率由滤波器阶数决定,阶数越高,衰减斜率越陡峭(如二阶为-40 dB/十倍频)。
比如,一个截止频率为1kHz的一阶低通滤波器,在频率超过1kHz后,每增加十倍频率(如10kHz、100kHz),信号的幅度会衰减20dB。这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,比如在音频处理中,可以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,但可能不足以应对需要更陡峭衰减的场景,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二阶或更高阶的滤波器。
6.品质因数Q值
Q值的全称是品质因数,它主要描述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,是描述滤波器频率选择性和能量损耗的关键参数。对于带通或带阻滤波器,Q值越高,通带越窄,意味着滤波器能更精确地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,但过高的Q值可能导致电路自激振荡。而对于低通或高通滤波器,Q值会影响过渡带的陡峭程度和通带内的平坦度。
能量存储与损耗: Q值定义为储能元件(电感L或电容C)存储的能量与每周期耗散能量的比值:
𝑄=2𝜋×存储能量 / 每周期耗散能量
高Q值:能量损耗小,谐振峰尖锐(如石英晶体滤波器)。低Q值:能量损耗大,响应平缓(如电源滤波)。 频率选择性:
对于带通滤波器,Q值与带宽(BW)的关系为:其中, 为中心频率,𝐵𝑊BW 为-3 dB带宽。 示例:若 =1 MHz,BW=10kHz,则 Q=100。 Q值计算公式
通用公式(RLC谐振电路)
对于RLC串联或并联谐振电路:
(串联)
(并联)
有源滤波器(如Sallen-Key二阶低通)
(当 )
Q值在低通/高通滤波器中决定截止频率(𝑓𝑐)附近的谐振峰幅度。
Q < 0.707(如巴特沃斯响应):通带平坦,无谐振峰。
Q = 0.707(临界阻尼):最平坦通带(Butterworth)。
Q > 0.707(如切比雪夫响应):通带内有波纹,过渡带更陡峭。
滤波电路分类
滤波器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多种类型,按滤波特性可分为低通、高通、带通和带阻这四类常见的滤波器(图中f1为截止频率):
低通滤波器(LPF):允许低频信号通过,抑制高频信号。
高通滤波器(HPF):允许高频信号通过,抑制低频信号。
带通滤波器(BPF):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,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。
带阻滤波器(BEF):抑制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,允许其他频率的信号通过。
类型功能描述典型应用场景低通滤波器允许低频通过,抑制高频音频去噪、电源纹波抑制高通滤波器允许高频通过,抑制低频消除直流偏移、信号耦合带通滤波器允许特定频段通过无线电接收、生物信号提取带阻滤波器抑制特定频段(陷波)消除工频干扰(50/60Hz)全通滤波器全频段通过,仅改变相位相位补偿、延迟线设计
1.无源滤波器
1.1 RC低通滤波器
1.2 RC高通滤波器
1.3 LC低通滤波器
1.4 LC高通滤波器
1.5 RLC带通滤波器
RLC串联谐振电路
RLC并联谐振电路
2.有源滤波器
先看看它的电路构成,对比无源滤波器是不是就是在无源滤波器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运放(当然,实际运用时也可能是多阶点入级联而成的),工程中我们使用时往往都是采用多阶滤波,在一定条件下多阶滤波电路性能会更好。
2.1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
此电路可以看成由RC 低通滤波器(蓝色电阻电容)和同相放大电路一起构成,在滤波的基础上,对输入电压由放大的作用。
由运放基础“虚短”,“虚断”知识,我们可以计算出在截止频率前电路的增益。
通带电压的放大倍数为
2.2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
此电路可以看成由两个RC 低通滤波器(蓝色电阻电容)和同相放大电路一起构成。
通带电压的放大倍数为
2.3 Sallen-Key低通滤波器(KRC)
截止频率为
2.4 多反馈带通滤波器(MFB)
令,计算如下:
中心频率为
带宽为
品质因数为
设计滤波器
1、无源RC滤波器(一阶)
基础公式
截止频率的计算公式为:
其中:
:电阻值(单位:Ω,欧姆)
:电容值(单位:F,法拉)
:截止频率(单位:Hz,赫兹)
设计步骤
步骤1:确定截止频率
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截止频率。例如:
音频低通滤波:=20kHz(人耳可听范围上限)
电源噪声滤波:=100Hz(抑制高频开关噪声)
步骤2:选择R或C的初始值
由于公式中 和 的乘积决定,需先任选一个参数(通常基于实际元件可用性或设计约束),再计算另一个参数。
示例1:假设选择 =1kΩ,则:
示例2:假设选择 =100nF,则:
步骤3:调整参数以满足实际需求
电阻选择:优先使用标准阻值,避免非标值。
电容选择:优先使用标准容值(如10nF、22nF、100nF等),并考虑容差(±5%、±10%)。
频率误差:若需高精度,可微调R或C的值。
ps:高通低通都适用!
2、无源RC滤波器(二阶)
基础公式
截止频率的计算公式为:
其中:
:电感值(单位:,亨)
:电容值(单位:F,法拉)
:截止频率(单位:Hz,赫兹)
设计步骤
确定截止频率:例如 =100kHz。
选择L或C的初始值:
若选 =100μH,则计算,取标称值22nF。
实际截止频率
ps:高通低通都适用!
3、 RLC带通滤波器(RLC谐振电路)
基础公式
中心频率公式
带宽公式
设计示例
目标:设计中心频率 =1MHz,带宽 BW=100kHz。
步骤:
选择 𝐿=10μH,计算 。
计算电阻 。
4、Sallen-Key低通滤波器
基础公式
截止频率的计算公式为:
设计步骤
选择标称电阻(如R1 = R2 = 10kΩ)和电容(如C1 = C2 = 10nF)。
计算截止频率:𝑓𝑐=≈1.59kHz
调整Q值:通过改变C1/C2比例(例如C1=22nF,C2=10nF,则Q≈0.7,对应巴特沃斯响应)。
设计注意事项
稳定性:高Q值滤波器易受元件误差影响,需选择精密元件(如±1%电阻、NP0电容)。
相位响应:高Q值导致相位突变,需在通信系统中进行相位补偿。
仿真验证:使用LTspice或MATLAB验证Q值和幅频/相频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