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将时光回溯到1500年前,当时还没有健身俱乐部、健身会所和健康工作室等等,唯一经常锻炼者主要是教堂负责专门敲钟的人。显然,敲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,需要敲钟人拥有相当的技巧和力量。所以,敲钟者要在工作时间之外练习他们敲钟摇铃的技术和体能。当然,一个副作用就是练习时,铃铛发出的不规则声音惹火了住在附近的居民。咋办?
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让铃铛不出声音:把铃铛中的钟舌或铃舌摘掉,也就是所谓的“割舌行动”。问题迎刃而解,但好多健全的铃铛就被如此残忍地变成了哑巴。18世纪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事物的安静、寂静的、不发声,这个词就是“dumb”,也就是我们现在与“bell”(铃铛)结合在一起来形容哑铃的“dumbbell”一词。当时的运动员发现这些被割了舌头的铃铛有各种重量与大小,可以用来增加肌肉力量,从此,他们开始把这些不会扰民的哑巴铃铛当作自己平时体能训练的工具。
一个叫约瑟夫·爱迪生的人是第一个把哑铃(dumbbell)这个词用在字面上的人,1711年6月12日,他在文章里这样写到:“我每天早晨用被割舌处理过的不出声铃铛(dumbbell)练习了一个小时……我的妻子和她的妹妹都知道我有这个习惯,所以她们从来不进我的房间,当我在用力的摇(ring)铃铛锻炼时。”
在健身俱乐部蓬勃发展的今天,摇(ring)这个词早已经被换成了举(lift)。设想一下,如果像哑铃(dumbbell)这个词一样被沿用下来,那么我们现在很多的健身专业名词都要改一改了,比如说“力量摇(举)”或者“硬摇(拉)”等等了。不管怎么样,为了健康,让我们沿着前辈们的足迹,继续把哑铃(dumbbell)摇(举)下去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