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沙僧在流沙河“伤生吃人”则是冒犯了如来佛颜,要知道沙僧吃的可是如来派出的取经人,而且一吃便是“九世”,直接把取经项目向后推迟了几百年。沙僧亲口为证:“这个水,鹅毛也不能浮,唯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,浮在水面,再不能沉。”
其次,如来道出沙僧被封金身罗汉,只因他保护圣僧,登山牵马有功。纵观整个西天取经,路途十万八千里,唐僧师徒寒来暑往,用时一十四年才到达西天;其中取经路上,妖魔鬼怪无处不在,用乌巢禅师的话说:“千山千水深,多瘴多魔处。”然而,沙僧虽然手执降妖宝杖,但是在取经路上却从未真正打过一个妖怪。唯一是他除掉的妖怪,只是花果山水帘洞里冒充他的小妖猴罢了。
沙僧在取经之前,就已经得罪了两位大佬玉帝和如来;而在取经路上,虽然忠心耿耿,但却表现平平。所以如来封他为金身罗汉,已经是格外的恩赐了。
其实沙僧还有一个名字,寓意深刻,难怪如来仅封他为金身罗汉。
第八回“我佛造经传极乐,观音奉旨上长安”,观音听了沙僧的悲惨遭遇后,决定收他入取经队伍。原文中描述:“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,指沙为姓,就姓了沙,起个法名,叫做沙悟净。”
原来沙僧的另一个名字,叫做沙悟净。“悟”即是领悟、觉醒的意思;“净”意为干净。古有“金盆洗手”之说,又称为“净手”,即是下定决心改邪归正。
观音为何给沙僧起名叫“悟净”?
原因正是以上如来提到的两大问题,沙僧原为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,因为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,触犯天条,被贬出天界,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,危害一方,专吃过路取经人。观音希望他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,所以给他取名叫“沙悟净”。经观音点化,沙僧决定改邪归正。原文写道:“他洗心涤虑,再不伤生,专等取经人。”
所以说沙僧为何在取经路上不曾真正除掉一妖一魔,是因为他已经“悟净”,决心“再不伤生”。他一心跟着唐僧,正直无私,任劳任怨,谨守佛门戒律,谨守本分。
如来正是看出沙僧这一点,虽然只是“登山牵马有功”,但却难能可贵,因此仅封他为金身罗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