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时如何找到“发力感”

运动时如何找到“发力感”

运动发力感,通常也称为“肌肉-心智连接”,指在进行一个动作时,能够有意识地去感知、识别并控制目标肌肉收缩和发力的程度与质量的能力。简单来说,它不仅仅是“把重量举起来”,而是“用特定的肌肉去把重量举起来”的专注和感受。发力感和肌肉量、肌肉疲劳度、神经兴奋度都有关!

一、为什么找不到发力感?

1.肌肉力量不足

平时目标肌肉群用得少,肌肉含量少,缺少神经和肌肉的连结。比如臀部,生活中腿是惯用肌群,对应神经回路非常发达,所以练臀时,腿的发力感明显超过臀部!

2.关节稳定性不足

关节活动度差或关节稳定性不足等,也会导致找不到发力感,甚至引起其他肌肉代偿。如腹部训练时,部分人群腰椎稳定性差而胸椎灵活度不够,导致训练时,腰会酸痛而腹部肌肉发力感弱。

3.长期久坐

当身体长期久坐缺乏运动,身体会变得僵硬,调动关节的能力变弱,这也是找不到身体发力感的原因。

4.热身不足

训练前没有做好热身激活,直接冷启动进行训练,不仅容易受伤,训练效果也会很差。训练前务必要对目标肌群和关节进行热身或激活,提升肌肉温度,训练时能够更好的提升肌肉的募集感,肌肉的发力感自然会有提升效果。

二、发力感为什么重要?

发力感是区分“完成动作”和“高质量训练”的关键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
1.提升训练效率与效果

当我们能精准地让目标肌肉主导发力时,该肌肉受到的刺激会更深,增肌和力量提升的效果会远好于只是用蛮力或者借力完成动作。

2.预防运动损伤

很多损伤源于代偿,即本该发力的肌肉偷懒,让关节、韧带或其他不相关的肌肉承受了过多压力。良好的发力感能帮助我们避免这种错误的代偿模式,保护关节安全。

3.优化动作模式

良好的发力感是学习任何新动作的基础。无论是健身动作还是体育专项技术(如投篮、挥拍),感知到正确的发力肌肉和顺序,是掌握正确技术的前提。

4.建立更强的神经-肌肉连接

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向肌肉发送信号,经常有意识地去感受某块肌肉发力,就像在不断强化这个“通信线路”,久而久之,我们激活和调动该肌肉的能力会变得更强、更快。

三、发力感差的表现

1.盲目追求大重量

动作变形严重,全身都在晃,靠惯性甩起来,唯独目标肌肉没感觉。

2.练完不该疼的地方疼

练完胸,肩膀前侧或手腕疼;练完腿,腰疼。这明显是发生了代偿。

3.“意念健身”

做完一组动作,目标肌肉毫无感觉,反而辅助肌肉(如斜方肌)酸胀得厉害。

4.无法独立控制肌肉

例如做二头弯举时,无法有意识地让肱二头肌“峰值收缩”,而是匆匆完成动作。

四、如何找到和提升发力感?

1.降低重量

降低重量这是最重要的一步,先用轻重量甚至空手去感受肌肉的收缩与伸展,忘记重量,只关注肌肉本身。

2.充分热身与激活

在正式训练前,做一些针对目标肌群的激活动作。例如练胸前做几组“夹胸”或“弹力带绕肩”,让大脑提前“连接”到目标肌肉。

3.放慢动作速度

特别是在离心阶段、即放下重量的阶段,有控制地慢放,能极大地增强你对肌肉的感知和控制力。

4.注重意念

在动作过程中,在心里默念并想象“我正在用我的背阔肌发力下拉”、“我正在用我的臀部推动重量上升”等,用意念引导发力。

5.触摸与按压

在做动作时,用手轻轻触摸目标肌肉,这种触觉反馈能帮助大脑确认肌肉是否在紧张工作。

6.尝试孤立训练动作

一些单关节动作,如腿屈伸、蝴蝶机夹胸、哑铃飞鸟等,比复合动作如深蹲、硬拉等更容易找到孤立发力感,适合用来建立初始连接。

7.录制视频复盘

从侧面录制自己的训练视频,对比标准动作,检查是否有不必要的借力和动作变形。

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,运动神经连结是很弱的,发力感弱甚至没有都非常正常。我们需要关注动作完成度,而非某块肌肉感觉,集中注意力训练,动作完成度高,神经和肌肉连结逐渐加强,当身体肌肉量增长,发力感作为附带价值自然会出现。
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

相关推荐

白玉菇要焯水吗?大厨来教你,牢记这“2种“小窍门,鲜美又甜
女足世界杯裁判公布:中国裁判谢丽君入选助理裁判
365bet安卓中文客户端

女足世界杯裁判公布:中国裁判谢丽君入选助理裁判

📅 07-14 👁️ 8834
魔法少女光辉免费
365bet安卓中文客户端

魔法少女光辉免费

📅 08-21 👁️ 9837